用場合:用于中等強度負載,產品耐油,普遍運用于室內場合。特別適用于水平架空和行程小于50米的長行程場合。
導體:高抗彎強度的精細裸銅多股無氧銅絲(符合EN 60228標準)(可選鍍錫銅絲)
電纜應該選擇柔韌性的導體,一般來說導體越細,電纜的柔韌性越好,但導體過細,會產生電纜纏繞現象。一系列*的實驗提供了單根導線的直徑,長度和節向的屏蔽組合,它有的抗拉能力。
絕緣材料:優質 PVC或定制混合料
電纜內的絕緣材料不能彼此粘滯。而且絕緣層還需要支撐每股單股的導線。因此只有在高壓成型的PVC或者TPE材料才能用于拖鏈的數百萬米電纜中的應用過程中證實他的可靠性。
芯線識別:
截面積<0.5mm2,芯線顏色代碼符合DIN 47100標準(或客戶要求)
截面積≥0.5mm2,一根黃/綠線,其余均為黑色芯線帶白色數字編碼區分
抗拉中心:在電纜的中心根據芯數數量以及每根芯線交叉區域的空間里盡可能的有一個真正的中心線填充(而不是像通常情況下,用一些填充料或廢塑料制成的垃圾芯線填充)這種方法能有效的保護絞線結構,防止絞線游離到電纜的中心區域。
絞線:絞線結構必須以的交合節距繞在一個穩定的抗拉中心周圍。然而由于絕緣材料的應用,絞線結構應按運動狀態設計,從12根芯線開始,因該采用成束絞合的方式。
芯線數量<12:芯線以短節距膠合在一起
芯線數量>12:芯線采用兩次復絞,特別的抗扭力結構
內護套:甲胄式擠壓成型的內護套取代廉價的化工材料,填充物或附屬填充物。這一方法能保證絞線結構不會散亂 *(注:于雙護套電纜有內護套)
屏蔽網:
高抗彎強度的鍍錫銅絲編織網屏蔽(線覆蓋率不低于55%,光學覆蓋率不小于80%)
用優化的編織角度將屏蔽層緊緊的編織在內護套外,松散的編織帶會降低EMC的保護能力并且屏蔽層也很快因屏蔽的斷裂而失效。緊密編織的屏蔽層同時具有抗扭力的作用。
1.拖鏈電纜的敷設不能扭曲,即不可從電纜卷筒或電纜盤的某一端解開電纜,而應先旋轉卷筒或電纜盤將電纜展開,必要時可將電纜展開或懸掛起來。用于該場合的電纜只能直接從電纜卷上取得
2.必須注意電纜的zui小彎曲半徑。(有關信息可在柔性拖鏈電纜選型表中尋找)
3.電纜必須松散的并排敷設在拖鏈中,盡可能分開排列,用隔片分開或穿入支架空擋的分離空洞中,在拖鏈中電纜間的空隙至少應為電纜直徑的10%
4.拖鏈中的電纜不得相互接觸或困在一起.
5.電纜的兩點都必須固定,或至少在拖鏈的運動端必須固定。一般電纜的移動點離拖鏈端部的距離應為電纜直徑的20-30倍。
6.請確保電纜在彎曲半徑內*移動,即不可強迫移動。這樣電纜彼此間或與導向裝置這間可經相對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后,檢查一下電纜的位置。該檢查必須在推拉移動后進行。
7.如果拖鏈折斷,則其電纜也需要更換,因為過度拉伸造成的損壞無法避免。
使用溫度范圍(移動安裝):
-5℃至+70℃符合DIN EN 60811標準,第1-4部分,章節8.2。
低溫環境要確保電纜在拖鏈里運行使用壽命達到5萬次以上,要求環境溫度不低于+5℃
當行程<10米時,彎曲半徑7.5×d。
當行程≥10米時,彎曲半徑10×d。
使用溫度范圍(固定鋪設):-20℃至+70℃,彎曲半徑為5×d。
zui大速度(架空/滑行): 3m/s,2m/s。
zui大加速度:20m/s。
行程距離:適用于架空和滑行應用,行程距離小于50m。
扭轉強度:每1米電纜長度可扭轉±90°.
額定電壓:芯線數量<12,300/500V。
芯線數量<12,300/300V。(截面積0.25-0.34mm2)
芯線數量≥12,300/300V,符合DIN VDE 0245標準.
測試電壓:2000V(符合DIN VDE 0281-2標準)
阻燃特性:符合IEC 60332-1-2,CEI 20-35,FT1,VW-1標準。
無硅:不含腐蝕性的硅。
NFPA認證:符合NFPA 79-2012標準第12.9章節(2011年9月后生產的產品)
CEI認證:符合CEI 20-35標準
CE認證:符合2006/95/EG標準
無鉛:符合2011/55/EU(RoHS-II)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