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變形溫度(HDT):當試樣彎曲變形量達到 0.25mm 時的溫度,反映材料在受力狀態下抵抗變形的能力;
維卡軟化點(VST):當標準壓針(截面積 1mm2)刺入試樣深度達到 1mm 時的溫度,體現材料在輕微負載下的軟化特性。
該指標反映的是材料在熔融狀態下的流動性,間接體現材料的分子量大小(通常分子量越低,熔融指數越高,流動性越好)。例如,聚丙烯(PP)的熔融指數為 10g/10min 時,其流動性優于熔融指數為 2g/10min 的 PP。
對于結構件(如汽車儀表盤、家電外殼),熱變形溫度(HDT)決定了其在高溫環境下能否保持形狀穩定。例如,汽車發動機艙內的塑料部件需承受 120℃以上的溫度,HDT 低于該值的材料會因變形導致功能失效;
對于精密部件(如電子設備外殼),維卡軟化點(VST)可判斷其在輕微外力(如螺絲緊固壓力)下是否會因溫度升高而軟化變形,避免出現卡扣松動、密封失效等問題。
高熔融指數的材料(如 MFI=30g/10min 的 PE)流動性好,適合生產薄壁制品(如塑料薄膜、飲料瓶標簽),可減少注塑時的填充不足問題;
低熔融指數的材料(如 MFI=0.5g/10min 的 PP)強度更高,適合生產厚壁結構件(如塑料管材、周轉箱),避免因流動性過強導致的收縮變形。
熱塑性塑料(如 ABS、PC、PA66、POM);
熱固性塑料(如酚醛樹脂、環氧樹脂復合材料);
部分彈性體(如硫化橡膠,需在測試中保持形狀穩定)。
產品準入檢驗:汽車零部件需通過熱變形測試驗證其在發動機艙、排氣管附近的耐熱性,如 GB/T 2423.22 標準要求車載塑料件的 HDT 需≥120℃;
材料選型驗證:電子設備制造商為 5G 基站外殼選型時,通過對比不同材料的 VST,選擇在 60℃(基站工作溫度)下仍能保持剛性的材料;
質量管控:塑料管材生產中,每批次原料需測試 HDT,確保其在輸送熱水(80℃)時不會因壓力導致管徑變形。
原料進廠檢驗:注塑廠對采購的 PP 原料測試 MFI,確保批次間熔融指數差異≤2g/10min,避免因流動性波動導致產品尺寸偏差;
工藝參數優化:生產礦泉水瓶時,根據 PET 的熔融指數(通常 25-30g/10min)調整注塑溫度和壓力,確保瓶坯壁厚均勻;
材料改性評估:在塑料中添加增塑劑后,通過熔融指數儀驗證其流動性改善效果,如 PVC 的 MFI 從 1g/10min 提升至 5g/10min,說明增塑劑有效降低了材料黏度。
若需評估材料在使用中的高溫受力穩定性(如 “產品能否在 80℃下承受 5kg 壓力而不變形”),選擇熱變形維卡測定儀;
若需判斷材料的加工成型性能(如 “能否順利注塑出 0.5mm 厚的零件”),選擇熔融指數儀;
完整的材料耐熱性評估需二者結合:例如,汽車保險杠材料需同時滿足 HDT≥80℃(使用要求)和 MFI=8-12g/10min(注塑加工要求)。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